朱自清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小说巴士★https://www.xs84.co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一个大学生的毕业之感是和中小学生不同的。
他若不入研究院或留学,这便是学校生活的最后了。
他高兴,为的已满足了家庭的愿望而成为堂堂的一个人。
但也发愁,为的此后生活要大大地改变了,而且往往是不能预料的改变。
在现下的中国尤其如此。
一面想到就要走出天真的和平的园地而踏进五花八门的新世界去,也不免有些依恋彷徨。
这种甜里带着苦味,或说苦里带着甜味,大学毕业诸君也许多多少少感染着吧。
然而这种欣慰与感伤都是因袭的,无谓的。
“堂堂的一个人”
若只知道“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蓄妻子”
,或只知道自得其乐,那是没多大意义的。
至于低徊留连于不能倒流的年光,更是白费工夫。
我们要冷静地看清自己前面的路。
毕业在大学生是个献身的好机会。
他在大学里造成了自己,这时候该活泼泼地跳进社会里去,施展起他的身手。
在这国家多难之期,更该沉着地挺身前进,决无躲避徘徊之理。
他或做自己职务,或做救国工作,或从小处下手,或从大处着眼,只要卖力气干都好。
但单枪匹马也许只能守成;而且旧势力好像大漩涡,一个不小心便会滚下去。
真正的力量还得大伙儿。
清华毕业的人渐渐多起来了,大伙儿同心协力,也许能开些新风气。
有人说清华大学毕业生犯两种毛病:一是率真,二是瞧不起人。
率真决不是毛病。
所谓世故,实在太繁碎。
处处顾忌,只能敷敷衍衍过日子;整日兜圈儿,别想向前走一步。
这样最糟蹋人的精力,社会之所以老朽昏庸者以此。
现在我们正需要一班率真的青年人,生力军,打开这个僵局。
至于瞧不起人,也有几等。
年轻人学了些本事,不觉沾沾自喜是一等。
看见别人做事不认真,不切实,忍不住现点颜色,说点话,是一等。
这些似乎都还情有可原。
若单凭了“清华”
的名字,那却不行;但相信这是不会有的。